夏季养生按揉5个穴位,助您健脾和胃祛湿,远离湿邪!
发布日期:2024-06-19
阅读量:535

夏季养生按揉5个穴位,助您健脾和胃祛湿,远离湿邪!

远离湿邪

中医认为,十病九湿,湿邪乃“万恶之邪”。

夏季湿邪较盛,易困遏脾胃,导致脾胃运化失司,出现食欲不振、头晕乏力、脘腹胀满、胸闷泛恶、大便溏垢不爽等。

湿气重的人,脾胃功能欠佳、身心疲劳,久而久之,免疫力就容易下降,各种病也跟着找上门。

如何远离湿邪

由于湿气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胃的蕴化功能不足。祛除了多余的湿气之后,还得养脾胃。《黄帝内经》说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只有脾胃运化水湿的能力强了,才不至于“湿邪”停留为患。老中医总结了远离“湿邪”的“一不宜”和“三宜”。


1、不宜贪凉

1718782562275023715.gif

天气炎热,人体阳气外浮,汗孔开泄,若贪食冷饮、凉水冲澡、空调直吹,容易受到寒气的侵扰。

尽量少进食冰冷和寒凉的食物。进食冷饮、冰西瓜和寒凉蔬菜水果会过度耗损脾阳。为了保护脾胃,尽量按中医的饮水原则去喝水:不渴不饮,若渴小饮,若饮必温。

空调温度不宜过低,吹空调时间不宜过长,否则人体长时间不出汗,湿气也就散不出去,只能聚积体内。

避免冷风直吹,晚上睡觉时应护好肚脐、咽喉及后心等部位,这些部位是人体相对薄弱的地方,最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。


2、宜适当运动

1718782660592072542.png

脾主肌肉,主运化水湿,如缺乏运动可引起脾气亏虚,水湿不化。

适度运动能够提振阳气,促进脾胃运化,增加人体代谢水湿的能力,就不容易被“湿邪”影响。

运动后适度出汗,有助于驱除体内多余的湿气,但不要让自己大汗淋漓,以免损伤阳气,导致寒湿。

运动最好安排在相对凉爽的早晨、傍晚,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宜,注意补水。


3、宜吃健脾补胃的食物

1718782713629028194.png

进食一些健脾补胃的食物来增强脾胃的运化水湿功能,如山药、薏苡仁、芡实、莲子、陈皮、冬瓜皮、玉米须等。

俗话说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。夏季,脾胃虚寒的人群可以适当吃点伏姜,或用食醋浸泡仔姜,每天晨起服用两三片,以达到温阳健脾的功效。


4、宜睡前泡泡脚

1718782885898071140.png

睡前用热水泡脚,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,加速湿气排出,缓解下肢水肿,还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。


按揉五穴健脾胃祛湿气

坚持按摩这5个穴位,就能起到健脾、和胃、化湿、补中益气、通经活络的作用。


1、建里穴

1718782978404084544.png

【穴位定位】在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上3寸。

【功     效】此穴能够和胃健脾。

【操作方法】单手食指、无名指辅助中指点压此穴,向同一方向环状揉动,力度和缓沉稳,50次一组,早晚各两组。


2、关元穴

1718783020647057971.png

【穴位定位】位于下腹部,身体前正中线上,脐中下3寸。将手放在脐下,四横指处即是关元穴。

【功     效】此穴可以补肾培元、温阳固脱。

【操作方法】单手食、中、无名三指并拢,中指对准穴位按压,顺逆时针各30次一组,早晚各一组。


3、足三里穴

1718783061645008153.png

【穴位定位】位于小腿前外侧,外膝眼下3寸,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。

【功     效】作为健脾胃的第一要穴,此穴可以补中益气、健脾利湿,长期刺激能增强免疫力。

【操作方法】用双侧拇指或中指同时按住双侧足三里穴,横向拨动或点揉,50次为一组,每日早晚各一组。按时,有酸胀、发热的感觉为宜。


4、承山穴

1718783109199046373.png

【穴位定位】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,委中与昆仑穴之间,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,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即是此穴。

【功     效】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祛湿要穴之一,此穴有助调理肠腑、理气舒筋。

【操作方法】双腿屈曲,用双侧拇指或中指同时按住双侧承山穴,向上向深处点压推按,30次一组,每晚一组。


5、三阴交穴

1718783151066027190.png

【穴位定位】在小腿内侧,当足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缘后方。

【功     效】此穴有助通经活络、健脾和胃、消谷化食。

【操作方法】双手拇指同时按住双侧穴位,沿胫骨内侧缘后方上下推动,50次一组,早晚各一组。

专栏:行业动态
作者: 明丰饮食
原文链接: 阅读原文
上一页:谨防肉毒中毒!市疾控中心紧急提醒
下一页:【健康科普】热哭!给孩子防暑降温这几个“陷阱”可别踩!